发布日期:2025-02-08 00:16 点击次数:108
1996年,李讷来到三峡,当她得知刘源在此工作股票配资盈利平台,立刻欣喜地提出想见一面,刘源闻讯赶来,见了李讷第一句话就是:"姐姐,我想你了"
1996年金秋时节,三峡工程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。中华儿女杂志社组织的一场笔会,让这座即将竣工的水利枢纽工程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。
这位客人就是毛泽东的女儿李讷,她此行是为了参加在三峡坝区举办的笔会。从武汉出发的车队沿着长江一路向西,壮丽的江山让李讷感慨万千。
车队驶过的公路两旁,一座座新建的大楼拔地而起,展现着改革开放后蓬勃的发展态势。工地上挖掘机和运输车往来穿梭,工人们正在为三峡工程的完工加紧施工。
到达宜昌后,李讷一行人直奔三峡工程坝区。坝区位于坛子岭,工地上机械轰鸣,数台大型机械臂正在协同作业,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。
在笔会现场,一个意外的消息让李讷难掩激动之情。原来,刘少奇的儿子刘源正在三峡工程工作。
上世纪五十年代,中南海大院里的孩子们一起学习、玩耍,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其中,刘源因为个头小,又特别机灵可爱,被大家亲切地称为"小芝麻酱"。
这个昵称来源于一件趣事。某天刘源在院子里玩耍时,不小心打翻了一罐芝麻酱。当时的他手忙脚乱,沾了一身芝麻酱,惹得大家开怀大笑。从那以后,"小芝麻酱"就成了他在中南海大院的专属昵称。
刘源得知李讷来访的消息后,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赶来相见。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位穿着军装的将军,但在李讷眼中,依然是记忆中那个活泼可爱的"小芝麻酱"。
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,毛泽东和刘少奇就对三峡工程寄予厚望,他们相信这座大坝能够造福子孙后代。
1953年,长江舰上发生了一场关键性的对话。时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召见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,专门讨论长江治理问题。
当林一山提出在长江支流修建多座水库的设想时,毛泽东一语道破关键:"所有支流的水库加起来,能不能抵得上一个三峡水库?"这个问题直指问题核心,也开启了三峡工程筹划的序幕。
1954年的特大洪水给长江流域带来了巨大损失。这场灾害让中央领导层更加坚定了治理长江的决心,三峡工程的规划也被提上日程。
同年12月,毛泽东、刘少奇、周恩来等领导人在武汉召开专门会议。会议上,专家们就三峡工程的可行性展开了激烈讨论,双方各执己见。
为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,毛泽东要求支持和反对的双方各自写一份详细报告。经过反复论证和讨论,中央最终达成了建设三峡工程的共识。
考虑到工程的技术难度,中国政府向苏联寻求帮助。苏联派出以马林诺夫为首的专家组来华,协助进行工程勘测和设计工作。
这项工程的重要性得到了最高层的高度重视。周恩来总理亲自负责具体推进工作,并按照毛泽东的要求,每年抓四次专题会议研究相关问题。
在工程前期准备阶段,刘少奇表现出对民生问题的特别关注。他多次来到三峡地区实地考察,详细询问移民安置、农田补偿等具体问题。
为了积累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经验,中央决定先建设葛洲坝工程。周恩来明确指出,葛洲坝是三峡工程的试验田,只有把葛洲坝建好,才能为三峡工程积累宝贵经验。
苏联专家组在实地考察后,对三峡工程的可行性给出了积极评价。他们认为,虽然工程浩大,技术难度高,但只要准备充分,中国完全有能力建成这项世界级水利枢纽工程。
在这个决策过程中,每位领导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毛泽东关注战略全局,提出建设构想;刘少奇注重民生细节,确保工程惠及百姓;周恩来负责统筹协调,推动工程稳步向前。
在三峡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,刘源担任着重要职务。他将父辈未完成的愿望转化为自己的使命,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三峡工程的建设中。
1996年这场重逢发生在大闸桥上,身着军装的刘源看到李讷的第一句话就是"姐姐,我想你了"。
李讷看着眼前的刘源,不由得想起了父辈当年对三峡工程的期望。她轻声说道:"小芝麻酱,你越来越像刘叔叔了,尤其是这个鼻子。"
刘源向李讷介绍了三峡工程的建设进展。这座正在建设中的大坝,不仅承载着治理长江水患的重任,更寄托着两位老一辈领导人的共同愿望。
三峡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。它的建成将实现发电、防洪、航运等多重功能,这正是毛泽东、刘少奇等老一辈领导人的美好构想。
站在工地现场,李讷和刘源一起回忆起父辈们当年考察三峡的情景。那时的三峡还是一片荒凉的山区,如今已经建起了气势恢宏的水利枢纽工程。
随着工程的推进,"高峡出平湖"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。三峡工程不仅改变了长江三峡的自然面貌,更为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作为新一代的建设者,刘源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。他要将父辈的期望转化为现实,要让三峡工程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千秋工程。
分别时刻,刘源郑重承诺要把三峡工程建设好。这不仅是对父辈的承诺股票配资盈利平台,更是对历史和人民的承诺。
Powered by 浙江配资网_炒股配资知识网_炒股配资资讯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